陈建洪教授《天下中国的土气与洋气》的讲座成功举办
时间: 2019-06-13  作者:   浏览次数: 767


612日上午,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陈建洪教授来院做了题为《天下中国的土气与洋气》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学院院长陈进华教授主持。

陈建洪教授的讲座从黑格尔《历史哲学》入手,重新反思黑格尔关于中国的论断,并由此联系西方现实:“历史仍未终结”,政治冲突仍在继续,世界还停留在赵汀阳所说的“坏世界”状态。中国哲学界意图恢复传统“天下”观,以此应对西方新保守主义思潮,提出中国话语、中国理论。

讲座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环球世界、天下中国、乡土中国、海洋中国。陈建洪教授首先分析了当今西方“坏世界”的状态,民族国家体系使得国家之内有秩序而国家之间无秩序,从西方民族国家看世界,而非从世界看世界,由此引出“天下”秩序的概念。接下来陈教授从天下无外、以德服人、同情和美德等多个方面具体阐释了中国“天下”观的内涵,试图克服中西王霸论。在对“天下”等概念进行一一厘清后,陈教授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亦即:一方面是费孝通关于孔子的人与人之间的“同心圆波纹”论,而另一方面却是“波纹差序”。当今社会是更为复杂的后“乡土中国”。陈教授在论及“洋气”时,以独特的视角提出,不仅在中国,而且在西方海洋也曾经是边界,而世界历史就是一部争夺土地的历史。如果从海的历史看中国,海洋对于中国而言也不再是阻隔,而是传播影响力与进行东南亚贸易的通道,元明清应该作为世界帝国在历史上重新得到述说。

陈教授的发言引发了现场师生积极热烈的讨论。李红霞老师由陈教授的中国“乡土观”联想到德国的“大地”概念,以黑格尔、海德格尔等人思想为例,追问应该如何看待日耳曼民族当中的“土地”情怀以及是否存在一个达成共识的天下观;桑明旭教授则从赵汀阳联想到青年马克思试图用观念解决现实问题,而最终落脚点不在观念本身之上,而应回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何宝申老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陈教授提问,土地是不是“天下”的全部,中西之间存有的超越性问题如何使得中西“天下”存异求同,等等。

本次讲座内容充实,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历史哲学等相关文献,为中国哲学和中西比较哲学都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极大地丰富和开阔了参与者们的视野和思维,受到参与者一致好评。

(徐苏恒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