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文良教授讲座成功举办
时间: 2021-05-14  作者:   浏览次数: 462

2021428日下午,由哲学系主办的“比较佛学”论坛之一:日本的‘葬式佛教’与佛教生死学讲座在哲学系会议室顺利举行。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张文良教授担任主讲人,澳门威尼斯人官网-威尼斯人 哲学系系主任吴忠伟老师担任主持人,哲学系李继堂老师、刘琳娜老师、李薇老师、陈广辉老师等到场,哲学系及文治书院部分同学参与。

“生死”是一个严肃的话题,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国家都出现了少子化和老龄化的现象,而生者也越来越多地开始思考有关“死亡”的问题。但是现代社会却没有使之成为直接的研究对象,虽然康德、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等学者都进行过与之有关的探讨,但也不曾将“死亡”作为真正的哲学问题进行过研究。张文良教授认为有关生与死的问题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的,他以日本“葬式佛教”为典型文化,为我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盛宴。“葬式佛教”是日本佛教独有的特色,其诞生和发展与日本社会的特征密切相关。张文良教授有着在东京大学进行硕士及博士学习的经历,对日本的社会状况和人文风物深有体察,他从日本的整体社会背景出发,认为“葬式佛教”的出现和人们在低欲望社会中的种种需求密切相关,同时“葬式佛教”也反过来对传统的日本化佛教本身产生影响。在讲座中,张文良教授对这种反影响现象也进行了剖析,并从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反思和批判,以进一步讨论其现代转型的问题与可能。伴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人们不仅在种种需求上表现出较低的欲望,并且精神上更多地思考与生和死有关的问题。对于已逝的亲友,人们更加偏向于以仪式感丰富的方式来进行祭奠,“葬式佛教”的诞生与此有关。例如,日本寺庙会通过为檀家举办葬礼和法事,建立和管理墓地来获得稳定的收入,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这种与日本民俗深深结合,并与丧葬、超度、墓地经济密切相关的佛教活动和行为,就称为“葬式佛教”。但是对于传统的以教化为主要形式的佛教来说,“葬式佛教”一方面使日本佛教寺院世俗化与僧侣职业化,另一方面也导致日本佛教与日本的民俗相融合,使得佛教的教义走向世俗化甚至庸俗化,并同时产生某些居心不良的寺院骗取钱财的借口的问题,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张文良教授指出应当进行反思与批判。张教授以为,“葬式佛教”虽然体现了民众精神慰藉的需求,但是从佛教义理方面来说,其表现出来的盈利方式与释迦牟尼所示的真理相违背,并没有相应之教义基础。日本学者高濑广居即曾指出,佛教作为一引导人们进行空性证悟、涅槃解脱的宗教,其最终旨归还是要向信众布施心灵教化活动,而非以法事为重心。但不可否认的是,佛教在传入日本之后,与日本民俗发生融合、互相影响的过程,本身即是佛教日本化的过程,其中体现了民众的精神寄托,满足了日本人往生成佛、慎终追远的信仰需求,可以说是日本佛教本土化的成功范例。所以在“葬式佛教”的现代转型中,张文良教授认为,日本佛教界必须改变单纯注重墓地的立场,更重要的是从佛教的立场对死亡问题做出现代诠释。在谈及对死亡问题进行现代性诠释的过程中,张文良教授颇有趣味地提及了佛教中“他者”的问题,从而将“葬式佛教”的伦理维度与深刻的生死哲学意涵揭示出来。在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的发展过程中,“他者”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对佛教尤其是日本佛教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人们对“他者”的思考和对“彼岸世界”的看法密切相关,张文良教授在此基础上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说明,并以“他者”为切入点,以《法华经》为例,进行了再解读与再思考,并以此引出对死亡这一问题的再思考。包括“葬式佛教”在内的佛教思想对生死问题有一正面处理,提供了其他思想传统所未能给出的独特视角与宝贵的思想资源。

      讲演结束后,张文良教授与哲学系的师生进行了颇具深度而不乏趣味的讨论互动,特别涉及“生死”议题与中日佛教形态对比、量子力学对理解生死问题的启发、“我”之同一性与生死以及日本文学中的生死文化等议题。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讲座圆满结束。张教授的本次讲座视角独特、视野开阔,不仅内容充实且议题深刻,整场讲座妙趣横生,得到了在座师生的一致好评。


                                                                                   (哲学系2018级中国哲学硕士单珂瑶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