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哲学系邀请,2020年5月26日晚,“东吴哲学系列讲坛(2020)”第三讲在线上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暨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张志伟老师带来了以《哲学的危机》为主题的讲座。讲座由西哲教研室主任郭世平教授主持,苏州大学哲学学科负责人周可真教授、哲学系主任吴忠伟教授、哲学系党支部书记庄友刚教授分别致欢迎辞,哲学系副主任李红霞博士、哲学系朱建平教授、车玉玲教授、于树贵教授、桑明旭教授、田广兰副教授等参加讲座,全国哲学界超过三百多位师生在线上参与聆听。
张教授首先从哲学学科内学术交流的繁盛与社会影响式微的对比切入,探讨了“哲学越来越像科学,但却越来越不像哲学”以及哲学的很多工作由科学接管的现状,进而引出了哲学的外部危机之问题,为阐明这一问题,张教授首先引入了科学与技术的区别:科学求真,技术实用;以及围绕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依次讨论了哲学的诞生、哲学的繁荣和哲学的危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张教授讨论了在古希腊时期自上而下的,从最高原理出发解释自然的自然哲学和纯粹数学研究,也即科学精神的产生,以及近代科学和古代科学分化:在古代,科学是哲学,科学从属于哲学;自从近代以来,哲学要成为科学,哲学向科学看齐。在第二部分中,张志伟教授讲述了从神学与近代科学独立出来的哲学学科的繁荣与随之而来的问题:一方面哲学自身的划分越来越多,哲学越来越专业化,另一方面学术专业化使哲学的学术责任越来越重而社会责任越来越轻,哲学作为科学的部分被分离,而哲学作为哲学那部分的功能却在萎缩,哲学不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由此,哲学迎来了危机。在第三部分中,张教授从轴心时代的没落、形而上学的终结几个方面阐述了哲学的危机。张志伟教授指出,蕴涵轴心时代精神的古典哲学的没落源于欧洲十七世纪开始的社会转型,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颠覆了传统,激发了社会变革,这一改变表现在哲学上就是古典形而上学的终结和虚无主义的出现,而我们并没有找到能够建立某种可以取代传统的价值理性,这就是哲学的危机所在。最后张志伟教授在哲学如何走出危机,中国学者可以有何作为,如何从传统走向未来等问题做出了展望。
张志伟教授此次讲座风格严谨而又不失生动,讲述深刻而又平易近人,引发了老师与同学们的深入思考,大家就讲座内容进行了热切的交流与提问,会场气氛十分热烈,张志伟教授对问题一一进行了细致的解答。使与会人员受益匪浅,度过了一个收获满满的夜晚。
(哲学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