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书海 共染哲思——苏州大学哲学系“东吴哲学读书会”系列活动第二期顺利举办
时间: 2021-01-25  作者:   浏览次数: 905


苏州大学哲学系“东吴哲学读书会”系列活动第二期于1213日和1226日分两次举办,由苏州大学哲学系王新水老师带读,此外与会师生还有:吴忠伟老师、李红霞老师、朱毅老师、陈广辉老师以及哲学系多位本科生、研究生。

本期第一次读书会围绕《大学》首章展开。在王老师介绍了文本的写作背景和主要思想后,王老师提出了《大学》首章中“八条目的顺序是否合理”以及“什么是诚”的问题。与会师生围绕这两个主要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针对第一个问题, 吴老师认为:“哲学诠释本身依赖于对哲学文本本身的考证。朱熹为了配合四书的升级运动,对《大学》进行改造,以便于自身的哲学诠释。《大学》三纲八条目存在着整合的过程,这种哲学文本在整合过程中存有的层层累造的现象在古今中外并不鲜见。而且,古代文本主要书写在竹简上,在保留和编纂时难免出现脱落和错乱的问题,文本的先后次序因此可能会发生紊乱。八条目的顺序在逻辑上存在问题,后面五条目都有逻辑关系,但是格物、致知、诚意这前三条目的逻辑关系却说不太通。格物的前提是理解什么是物。但事物不是存在论上的物,而是实践上的前后轻重缓急,只有知道了这些,才能知其本。”王老师认为:“八条目是儒家内部的共识,物是自明的东西。身家国天下,格物的格是端正衡量的意思,因而格物就是端正物的本末关系,端正天下、国家、身的关系。端正后就会知道平天下就要先治国,只有按照这个次第来,内心才会充满着意。平天下本身是自明的,所以不需要再去解释。因此我们必须在大学之道的三纲的背景下讨论八条目。”陈广辉老师以亚里斯多德等古希腊哲学家著作之集成说明类似情况,朱毅老师也提及了内圣与外王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

针对第二个问题,王老师认为:“‘诚,实也。意者,心之所发也。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也。’诚意是要为善,并且要努力行善去恶。慎独也是这个含义。”王同学认为:“根据《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可见,诚也可以是去蔽,可以是一种尽心知性的手段或者说方式。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复归本心本性,进而知仁知天,这就是‘我欲仁,斯仁至矣’。”

本期第二次读书会主要围绕《中庸》展开,王老师援引朱熹对“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解读——“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提出“什么是中”这一关键问题,与会师生围绕“什么是中”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吴老师认为:“‘之未发’为对“中”之界说。荀子那里的性情欲是同一种素朴状态,但是宋儒将性形而上学化了。”何同学认为:“根据《先秦儒家性情论视域下的<中庸>人性论》这一论文可知,情分已发和未发状态,而中则是这两种状态符合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的解释。因此,《中庸》强调慎独。”吴老师进一步提出:“《中庸》无疑融合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在道家看来人的本真状态是情未发状态,因而庄子认为无情是本然状态,但是荀子认为人的原始状态就已是已发状态。”可有由此思路理解“中”之给出。王老师认为:“中在古代还有一个意思是内的意思,比如古今中外的‘中’之意。‘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其中的不偏不倚就是本体论上的中。”王老师更以单身的理由为例,从汉语语法角度说明“同语异义”之使用:原来喜欢一个人,现在喜欢一个人。这里的“一个人”属于半轭式搭配语法结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黑体的两个中也可能属于半轭式搭配,那么第一个中是内的意思,第二个中则是不偏不倚的意思。王同学以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认为“所谓中,乃是本体的一种不变不动的静止状态。哪怕是在现象层面,中间、中点、中心在常识中也都更加趋向于静的状态;在我们日常用语的习惯中,‘中’也常有与‘静’相关联的内涵。”此外,朱毅老师还就“不诚无物”表达了自己的理解。

本期“东吴哲学读书会”的顺利举办离不开诸位老师和同学的辛勤付出和积极参与,在此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对“东吴哲学读书会”系列活动的支持。下期读书会将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等其他哲学二级学科的内容,我们殷切期盼下次读书会能有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加入到我们之中来!

哲学系  王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