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4号星期五晚,苏州大学哲学系邀请武汉大学苏德超教授在腾讯会议室进行了一场气氛紧张热烈的哲学学术讲座。讲座题为大家期待已久的话题“道德绑架为什么难以避免”。苏州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李红霞老师主持了讲座,哲学系郭世平老师、李继堂老师、于树贵老师、张亮老师、邓苗老师,苏州大学哲学系的广大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国内外三百多名学界同仁共同参加了此次线上讲座。
苏德超教授认为,道德绑架现象频繁出现,社会上对道德绑架现象的报道与讨论也很多,一般是对进行道德绑架的人持批评态度,这其实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直觉,更回避了道德绑架现象的实质。他解释界定了“道德绑架行为的现象”,道德绑架要能够进行,其实是要预设一些核心论证,如从道德上的好推出道德上应该做;从道德上应该做推出不做就应该被谴责;从应该被谴责推出对谴责加以表达的恰当性。一般来说,对被道德绑架的辩解通常集中于反对上述核心论证的第二个命题,希望以此阻止核心论证,中止道德绑架。常见的阻断方式有三种:区分完全义务与不完全义务、主张义务的整体性以及诉诸免责条件。但是,苏德超教授认为这些方式其实都无法彻底阻断核心论证。道德绑架的实质在于进行道德绑架的人所提的要求其实是符合道德性的,但是在被道德绑架的人那里却具有合意性,这二者之间的冲突得不到调解。由于资源、人的能力和认知的有限性,道德绑架现象必将长期存在。
讲座过程中,师生们纷纷向苏德超老师提问;讲座之后,大家也珍惜宝贵的提问机会,提出了许多有价值、有深度又和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例如,道德绑架会不会助长“我弱我有理”,道德绑架是不是损害了他人的自由,在绑架和被绑架的“博弈”中,是不是谁更“脸皮厚就更能得逞”,在基于道德持续无私地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到什么程度时人会突然感到“被绑架”、“被冒犯”、“不舒服”,等等。
由于疫情的原因,大家只能云端相聚交流学术,但这丝毫未能影响大家认真倾听和参与讨论的专注与热情。作为学术大咖、学界“网红”,苏德超教授总是能从热门的社会现象切入,结合丰富的哲学知识和严密清晰的逻辑思路,把我们日常生活中激烈争论但相持不下的话题用苏格拉底的思想“催产术”和庖丁的“解牛刀”不断一一厘清,让听众总有恍然大悟之感。整个讲座呈现出哲学界少有的思维紧张与气氛热烈完美结合的盛况。囿于时间的原因,苏德超教授不能一一回答大家的问题。大家相约以后再聚苏州大学哲学系,共同交流,日益精进。
(哲学系李红霞供稿)